登入

請選擇以下方式登入

使用社群帳號登入

此活動由“”主辦,歡迎加入粉絲專頁

4.作者:陳昆宏、劉瀞文共同創作

  • 100819
  •  1048
  •  13
  • 4.作者:陳昆宏、劉瀞文共同創作-【2017長群建設集團】大型戶外藝術品徵選網路票選
  • 4.作者:陳昆宏、劉瀞文共同創作-【2017長群建設集團】大型戶外藝術品徵選網路票選
  • 4.作者:陳昆宏、劉瀞文共同創作-【2017長群建設集團】大型戶外藝術品徵選網路票選
  • 4.作者:陳昆宏、劉瀞文共同創作-【2017長群建設集團】大型戶外藝術品徵選網路票選
  • 4.作者:陳昆宏、劉瀞文共同創作-【2017長群建設集團】大型戶外藝術品徵選網路票選
  • 4.作者:陳昆宏、劉瀞文共同創作-【2017長群建設集團】大型戶外藝術品徵選網路票選
主題:共。生

設計理念:
『共。生 』戶外藝術品

藝術是否高不可攀?



戶外藝術品代表了藝術品從「架上」走下台座,從博物館走出戶外,將作品
氛圍擴展到作品周遭的場域。在此當代藝術的表現中,藝術品越來越強調與人、
空間互動的關係,所帶給人的感受經驗,將不僅是提供人的視覺感受,對戶外藝
術品來說,所造就的是社群的生活經驗。



但戶外藝術品因為單著藝術品的名號,不僅外觀令人難以理解,也因缺乏當
地融合,並未貼近民眾的生活,也造成審美感受上的斷裂,無法引起共鳴。使得
戶外藝術品常常淪為詭異的巨大妖怪。



因此『共。生 』傳達「將環境所見一切都視為是一種藝術」的「藝術觀」,
強調「互為主體」性的訴求,也就是周遭發生連結才是戶外藝術品真正的藝術行
為,戶外藝術品也是公共藝術品,公共亦是「有民眾的公共參與」的重點,但在
『共。生 』戶外藝術品,更是把民眾擴大為在此居住生活的一切人、動植物都
列入參與之內。讓社區文化在戶外藝術的建置下成為在地的共同生活體驗。



因此『共。生 』所傳達的是土長植物、植物長果、獸類吃果、人類吃獸、
人歸土,提倡生生不息的概念。亦即『共。生 』下端的水泥混小石粒的花瓶有
幾個凹進去的洞,是希望能給動物遮風避雨的地方。用鐵條所勾勒的平面葉子上
可以放鳥飼料,讓人們餵養鳥類,也可以讓小鳥暫時休憩的地方。花瓶與鐵條連
接面有土壤放油桐花種子,可以讓桐花樹隨著鐵條慢慢攀延長大。真正的油桐樹
與藝術品油桐花結合成完整、有生命的油桐花樹。



『共。生 』上端整株桐花為鐵絲所繞成,象徵鐵樹開花。古代傳說鐵樹開花是
一件非常罕見的事情, 意思即事情一般是不可能的, 比喻這種事情的一個難度。
至此人們就常常說, 如果有天人們都能夠遇到鐵樹開花了, 就表示人們見到了
很好的吉祥瑞兆, 能夠走大運, 無論是什麼事情, 前方的艱難險阻都不在阻
礙人們的前進。放置在社區入口上,風水取其吉祥意,希望來往的人們皆能有諸
事皆順的含義。
  • 13

    得票數

  • 8

    活動排名

暫停投票 暫停投票

最新支持者

支持者排行榜

你可能會喜歡

  • 8.作者:黃智偉

  • 6.作者:林庭揚

  • 1.作者:蔡億霖、張家瑋 、郭致榆共同創作

  • 3.作者:周柏鈞

  • 7.作者:陳芃丹

  • 9.作者:何彥輝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換一張

您必須先分享此活動才可參加投票! [立即分享]

[放棄投票]

此活動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再次投票!! 訂閱投票提醒,投票不錯過~

[訂閱投票提醒]

同意條款及政策

您必須詳細閱讀並同意本活動條款及政策

已詳細閱讀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