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請選擇以下方式登入

使用社群帳號登入

此活動由“”主辦,歡迎加入粉絲專頁

藺織森活

許聿青

  • 03
  •  0
  • 藺織森活-2025台灣藺草創作獎
  • 藺織森活-2025台灣藺草創作獎
  • 藺織森活-2025台灣藺草創作獎
  • 藺織森活-2025台灣藺草創作獎
  • 藺織森活-2025台灣藺草創作獎
  • 藺織森活-2025台灣藺草創作獎

材質:提袋:藺草、帆布、金屬配件,食物袋:藺草、蜂蠟布

尺寸:提袋:30X28.5X10 、食物袋:18.5X24X5 公分

設計理念:動機:日常生活中,時常會使用塑膠袋,不論是在外購買三餐,或是購買麵包、水果,都會使用塑膠袋,但塑膠微粒不僅對身體有害,也會危害生活環境。由於政府現在力推「無塑政策」,因此藉由天然的材料藺草,進行綠色設計便利又具實用性的袋子。根據問卷調查:主要是環保材質與價格取向,耐用性在前三名。而「藺草」的特性是天然的工藝材料,透過編織技法能增加藺草的耐用性。花窗紋,在苑裡老街或是古厝內,時常可見到像是古錢花的紋路,而古錢花又有「福在眼前」的象徵意義,因此選用這個象徵符號來編織。漁網紋,成長在苑裡小鎮上,最常去海邊走走,吹吹海風,路上時常可看到漁網的蹤影,因此我運用苑裡海口所觀察到的漁網意象,作為圖騰發展。編紋的部分有兩種提袋與藺草片材是可拆解的,可以替換喜歡的藺草片材,也有利於提袋與藺草的清潔。另外也較特別的是營造驚喜感,因為每個袋子外表都長一樣,只有前側袋有不同的藺草,透過藺草可以隱隱約約看到透出來的花布圖騰,因此藉由掀開藺草的動作,就能發現其實每個袋子都有不同的花紋。其中也分別以苑裡在地特色來繪製圖案。分別以文化:苑裡老街、地景:火炎山與飲食:鴨間稻為特色進行介紹。

使用情境:提袋與食物袋: 外出時、購買餐食時皆可使用

特色:

|驚喜感

提袋外觀貌似一樣,但其實藉由觀者撥開藺草時,會發現有不同花布紋樣,互動過程中產生驚喜感,探索各式不同花紋。概念像日本傳統工藝的京友禪,每個包包打開都會發現有不同的花樣。

|可拆解

前側袋由藺草組成,可替換不同紋樣藺草片材,自行搭配喜愛樣式,打造屬於自己的提袋。藺草也能成為家中裝飾。

|易清洗

清洗髒污時,可將帆布與藺草片材分開清潔,藺草曬太陽即可恢復原香氣。

|藺草香

提袋伴隨著苑裡三角藺草獨特的香氣,將藺草產品時常於太陽下曝曬,其藺草氣味就會越明顯,色澤也會更漂亮。

|堅韌性

藺草透過編織後,會變得堅韌又耐用,編折不容易斷裂,且纖維細緻、觸感佳。


  • 0

    得票數

  • 1

    活動排名

投票未開始 投票未開始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換一張

您必須先分享此活動才可參加投票! [立即分享]

[放棄投票]

此活動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再次投票!! 訂閱投票提醒,投票不錯過~

[訂閱投票提醒]

同意條款及政策

您必須詳細閱讀並同意本活動條款及政策

已詳細閱讀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