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請選擇以下方式登入

使用社群帳號登入

此活動由“”主辦,歡迎加入粉絲專頁

鴨米 yummy

李宛慈、許瑋庭

  • 06
  •  0
  • 鴨米 yummy-2025台灣藺草創作獎
  • 鴨米 yummy-2025台灣藺草創作獎

材質:pp、牛皮模型紙、藺草、棉繩、米、200磅星空紙

尺寸:22X10X25公分

設計理念:「鴨米」靈感來自苑裡的生活風景。苑裡以藺草聞名,從收割、曬草到巧手編織,凝聚了土地與人的智慧。藺草清香、溫潤、樸實,是日常的氣息;而田野裡的鴨子,則與稻米共生共養,形成「稻鴨共育」的農耕景象。這些符號交織,構成鴨米的核心:一份承載土地與文化的日常禮物。鴨米不只是一種糧食,而是「米 × 藺草 × 苑裡」的文化敘事。它希望讓人看見苑裡的多層次價值:稻田裡自然循環的智慧,以及藺草工藝的細緻美學。米粒的潔白與藺草的淡雅相互映照,使設計既有農業的踏實,也帶著手工的溫度。在視覺上,鴨米結合藺草的紋理與編織感,轉化為設計語彙,讓人彷彿聞到草香。同時以幽默俏皮的鴨子形象,打破米產品的嚴肅,讓它成為「會講故事的米」。鴨米不是單純的特產,而是一份貼近生活、帶著微笑的設計提案。每粒鴨米都承載農夫心血、藺草精神與苑裡文化。它提醒我們:吃米飯不只是飽足,更是一種與土地、文化、記憶同在的日常儀式。鴨米因此是一份邀請——邀你在米香與草香交織中,感受土地的溫度,品味生活的純粹與自在。

使用情境:打開「鴨米」,你得到的不只是米,還有一段苑裡的草香。這份米來自稻鴨共育的田野,也蘊含苑裡藺草的精神。藺草自古以來被用來編織蓆具、收納器物,它質地堅韌卻細緻,能吸濕透氣,帶有天然香氣。當我們把藺草的理念延伸到米的保存與設計裡,它便成為一種無形的守護,讓米粒保持乾爽,保留土地的清甜。在日常使用中,鴨米的情境不只是「煮一鍋飯」。當你打開米罐,香氣撲鼻而來,彷彿看見苑裡田間的鴨子在稻田裡悠哉遊走;當米粒在鍋裡翻滾,藺草的意象也悄悄浮現,帶來一種來自自然的安心。這份設計希望讓人感受到,吃飯不只是味覺的享受,也是嗅覺、記憶與文化的連結。你可以把鴨米放在家中的角落,它自然的存在就像藺草一般,不張揚,卻持續散發清爽的氣息。當飯端上桌時,米香伴隨草香的聯想,讓一頓普通的餐食也多了一份質樸的風景。這就是藺草在鴨米裡的延伸:把苑裡的土地氣息化為日常生活的陪伴。(瓶子和蛋籤為示意,實際內容以說明書為準)


  • 0

    得票數

  • 1

    活動排名

投票未開始 投票未開始

請輸入驗證碼

看不清

換一張

您必須先分享此活動才可參加投票! [立即分享]

[放棄投票]

此活動每隔一段時間就可以再次投票!! 訂閱投票提醒,投票不錯過~

[訂閱投票提醒]

同意條款及政策

您必須詳細閱讀並同意本活動條款及政策

已詳細閱讀並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