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了大學後參與過的職涯輔導活動,有像是職能診斷的問答型活動測驗、心理衛生輔導這類的通識課程。職能診斷的問答型活動測驗是學校在大一、大三時為我們安排,用來了解自己對什麼樣的工作有興趣、適合什麼工作等等,以及透過問卷了解自身的個人特質,知道自己什麼樣的人格特質較為明顯等等。我在之前的職能診斷中,測驗的結果是每種項目分數都相同,滿分是五分,得分是三點三分。看到結果的當下,我覺得,也太剛好了吧,每種項目名稱都不一樣,性質也不同,分數卻可以一樣,像我這樣的情況在畢業出了社會後要找到自己合適又不會排斥的工作豈不是很難。再來是心理衛生輔導這門課,我會知道並參加這門課是因為在之前,我的朋友有去上過一學期,覺得這門課還不錯,我跟其他朋友有了興趣,就在這學期選修了這門通識,在上過幾次課後,我覺得這門課的課程內容很發人省思,因為課堂老師要我們主動發表自己的想法,也會在課上引導大家想一些很燒腦的問題,讓我可說是開了眼界,因為我在一開始就只覺得,這門課應該就跟國中輔導課一樣了,結果跟我想的不一樣,真的是門有趣的課。因為我們在過幾年就即將步入社會,學校為我們安排的這種測驗,讓我覺得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因為在意想不到的時候,測驗結果總會出現一些自己認為不會出現的答案,可能讓測驗者受到一絲鼓勵也說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