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後我嘗試打了三份工,當初會想要打工是因為想說暑假這麼多閒暇的時間,去上班的話可以多賺一點零用錢,但是不想把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在打工,所以打算一個禮拜上2或3天,由於是第一次打工完全沒有經驗,也不曉得自己適合哪種類型,也不知道哪來的想法想嘗試餐飲業,於是就開始了第一個打工之旅。
做了幾天的餐飲業之後,發現自己對這類型興致缺缺,途中遇到好幾次挫折,像是發現同事之間的相處和同學們不太一樣之外,因為平常在家很少做家務,所以很多事情都要從頭學起,也發現不能以隨便的態度面對工作,不過後來發現自己在那邊不太開心,做了大概五個月後就辭職了,雖然說我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但我覺得它讓我更認識了自己。
後來有次在社群媒體中得知以前的老師在招短期助教,於是我打算嘗試看看,雖然這個工作只有為期六個禮拜,可是我發現我很喜歡這份工作,除了助教的薪水比較高之外,也覺得學校的環境相對單純更喜歡教導學生,和學生們相處的成就感。
由於經過那次的短暫助教體驗,第三次找工作時我開始從教育類尋找,後來也順利面試成功,而這份工作對我來說,讓我每個月多增加了零用錢,也不會造成課業的負擔,甚至會因為知道自己有花時間在打工上,開始會試著利用零碎時間讀書和完成課業,成績比以前還要進步許多,在那裡我也認識了一些同齡的朋友們,一直到現在這份工作還在持續進行中,對我來說是很棒的打工經歷。
最後,我認為多方嘗試才能更認識自己喜歡甚麼,排斥甚麼,像是第一份工作的經驗,那時候雖然不清楚自己喜歡哪方面的工作,但至少知道自己不喜歡餐飲業,也因為在一次的因緣際會下接觸到了教育業,發現自己更喜歡那類的工作環境,這讓我在求職的道路上,更清楚的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