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穀倉藝術館,2014年由台灣好基金會發起,蔣勳老師促成,池上農民梁正賢提供六十年的老穀倉,委託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陳冠華改建為池上穀倉藝術館。
池上穀倉藝術館作為一個農村的藝術館,其形式及本質應以池上的生活及美學為出發,從池上居民生活中發現及發展屬於池上的在地美學.
曾是池上居民耕種收穫的重心的老穀倉,終因時代和環境轉變而廢棄。為重拾(重建)池上居民與老穀倉的記憶連結,2015年團隊和居民們合作,透過「活動」及「參與」作為設計方法,企圖發掘居民與空間的連結以及新的種種可能性。同時在池上大街小巷中進行居民訪談、拍攝、採集,紀錄、整理,架構起穀倉藝術館的輪廓,亦形成穀倉藝術館作為池上「聚集」、「整理」、「滾動」、「再生」的文化據點。
形式上遵從池上農舍的基礎原型,以斜瓦屋頂、低矮的簷口為主要意象;結構上保留穀倉原有木桁架,僅以必要金屬結構補強;空間上新增西向圓窗、西南向角窗開口加強與池上大街的連結;設置北向玻璃長廊,作為主要入口,也是過渡內外的中介空間,且將穀倉的封閉性轉換為藝術館之開放性。
考慮藝術館的節能及永續經營,更仔細的檢視了建築的細部設計、施作方式。包括開設高天窗,採自然光漫射為展示光源且引動空氣自然循環。採用輕質屋瓦減低結構負荷,且以多層次方式鋪設,空氣層及隔熱層等節能的設施及設計。
2015-2016年調查訪談、活動、參與,2015-2016年建築及細部設計,2016-2017年施工,2017年12月9日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