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參與了一個為期六週以自我探索為主題的小團體課程。一開始進教室的時候,我能感覺到大家都有些緊繃和不安,在通過老師循序漸進的帶領下,我們開始意識到自己內心不協調的情緒並嘗試去接納它。我覺得每週的自我探索活動就像是一次治癒之旅,沒有任何壓力或目的,只是純粹地交流和分享,我們會講述當週發生在身邊讓我們高興或難過的事情,並嘗試用不同角度去理解自己的感受。
小組活動的第一次,氣氛很尷尬,直到老師用話語和動作鼓勵我們離開座位去和別人打招呼,我才發現這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難。也許一開始我只是因為害怕被拒絕而阻止了自己去認識更多人。活動結束後,我發現自己更喜歡小團體的氛圍,我更願意一對一地表達我的想法,也更喜歡大家圍在一起的親切感。
經過簡單的分析後,我發現從小組回到大教室的最大不同是,焦點變了。在小組活動中,我們都是以自己為中心,去觀察或分享自己的情感和經歷;而在大教室中,我們都是以他人為中心,去觀察和滿足他人的情感需求,做出類似於同理心和言語輔導的活動。我很高興自己參加了小組活動,因為如果自己的情緒都沒有整理好或感受到,我怎麼能去理解和幫助他人呢?那樣只是在勉強自己,而不是真正地關心他人。所以我覺得小組活動對於我的成長很有幫助,讓我學會了如何面對和表達自己的情感,也讓我更有信心與別人溝通和互動。
自我探索在這六次短暫的課堂中,我學到如何覺察自己的情緒,適當的釋放情緒,雖然不屬於任何專業技能的範疇,卻又比那些專業來得更為重要,心理健康會很直接反應到身體健康。我希望未來能夠再參與類似這樣的自我探索課程,並且把我所學到的東西應用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讓自己更快樂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