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阿嬤94歲,這二年應該是她這一生中外出吃喝最多地方也最多次的吧,然而這二年她卻開始以輪椅代步。
外公因病早逝,所以阿嬤年輕時就獨自撫養六個孩子長大,在那個物資缺乏又男性主義的年代,女性就業機會幾乎是微乎極微。於是乎我外婆開始推著推車賣糖葫蘆也賣過粉粿,這期間常常推著推車跑警察,在收入有限、孩子還小又遇到家中缺糧時,只好去雜貨店借米,阿嬤也知道有借沒還肯定店家不會再借,所以她又去另外一家雜貨店借,據說當時附近的店家都曾讓外婆賒過米錢,或許阿嬤沒有在同一家店重複借米的關係,所以店家也就沒再來催還米了,也算是一個恩典。
之後阿嬤改賣大腸麵線和豬血湯才算穩定下來,小時候和外婆住過一段時間,記得外婆清晨就要起床去大稻埕碼頭批貨(當時住迪化街),我有幾次跟外婆一起去,當時的大稻埕碼頭沿岸都有攤販不論是賣吃的或是賣菜賣雜貨好不熱鬧,而現今的大稻埕碼頭沿岸則是充滿的浪漫美景,與當時的市井生活完全不一樣的風貌。
或許經歷過艱苦的日子所以外婆很珍惜還可以工作的機會,因此即便她年紀已過退休年齡她仍然守著她的攤子繼續賣麵線,直到她的腿因工作久站造成嚴重靜脈曲張開過幾次刀且不適久站與提重物後加上家人的勸退她才願意休息,而阿嬤的麵線也就成為我們的回憶了。
退休後的外婆生活很簡單,家裡、公園、家裡,就這樣簡單生活了好一段時間,前年外婆因跌倒不良於行須靠輪椅代步後她的生活圈就變更小了,只有家裡還是家裡。於是舅媽決定利用周末帶阿嬤出去走走,開啟了阿嬤趴趴走的故事。
每個周末我們推著坐輪椅的阿嬤搭乘大眾運輸工具出去玩,只要捷運有到的地方我們幾乎都去過,如象山線的台北101、大安森林公園、善導寺的華山文創、中正紀念堂、士林的士林官邸、新北投、淡水等;又如新店線的新店碧潭、公館的台大校園,還有板南線的南港展覽館、板橋等,可以說捷運走透透,除此之外又挑戰搭火車到基隆、鶯歌、中壢等處,我們推阿嬤趴趴走似乎越來越有趣,阿嬤也變開朗了;她也很期待每個周末出去吃吃喝喝,而我們因推輪椅的關係也開始關心了無障礙設施的問題,基本上台北市區和大眾運輸是較完善的,但到了新北市就有明顯的差別,像騎樓高高低低的或者有障礙物擋著等,造成我們必須推在馬路上與車同行蠻危險的,還有在捷運站的電梯因空間有限,推輪椅又必須搭電梯不可能搭手扶梯吧,有時電梯門一開裡面滿滿的人就會花很多時間在等電梯,對我而言改變了自己圖方便搭電梯的壞習慣,把空間讓給真正需要的人才是重要的。
阿嬤趴趴走讓我們與家人關係更有趣外也讓我開始關心無障設施的改善,包括餐廳有無無障礙坡道(這影響到我們能不能進去用餐)以及更同理行動不便與推嬰兒車的人也會適時給予協助,我非常鼓勵家中若有長輩行動不便而宅在家的話,真的可以推輪椅搭捷運趴趴走也能讓長輩心情開朗,聖經有句話「喜樂的心乃是良藥」,這句話是真的。